裹挟着胜利余威的“BAT”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名副其实的三寡头,但碎片化的场景和立即博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,让一向“飘在云上”的互联网犯了难——PC互联网进入存量阶段,增长陷入瓶颈。
在这个时机,“线上接地、线下触网”火了起来,一众依托于移动互联的二代互联网企业兴起,背后的操盘手,便是“BAT”,目的很明确——通过构建生态闭环,进一步强化已有的网络效应。
继承了PC互联网时代初具规模的生态架构,“BAT”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,实现核心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化整合,并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,扩大已有的商业版图:支付、外卖、出行、互联网金融、医疗……都成为这一阶段各方的竞争领域。
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边界不再重要,“赋能”和“转型”成为互联网企业、传统企业都在深刻地思考的主题,更重要的,网络效应也随着生态大闭环的扩大而不断增强。
与此同时,扩张过程中,有两个很值得关注的特点:
总体来看,“BAT”各自业务网络和生态系统的扩张,仍然是从底层能力出发,无论新链入的企业或市场距核心业务群有多远,生态系统中枢都能通过网络,发挥资源分享与交叉渗透机制,当然,也存在过度投资的教训。
生态系统扩张伴随着重叠市场的直接竞争,然而生态系统本身的护城河在拓宽,重叠市场的竞争,并不会动摇已经达成稳态的互联网三寡头格局。
而时至今日,“BAT”已不再参与直接竞争,他们凭借着生态系统闭环主导着互联网市场,在这种稳态格局下,“互联网基础设施”正成为“BAT”可预见的角色归宿。
然而,东南亚移动互联电磁立即博市场正在形成的竞争格局就大不相同——由于缺乏PC互联网的铺垫和过渡,东南亚第一批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,而当Google、Facebook作为先进入者守住社交与搜索引擎两块阵地,留给东南亚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入口,多数只剩下双边市场。 |